News center

企业资讯

电气设备行业:双碳“1+N”政策陆续出台强调绿电减排作用

2021-12-29

双碳“1+N”政策陆续落地

  继 2021 年10 月24 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》并作为双碳“1+N”政策体系中顶层设计文件“1”后,双碳“N”系列政策也陆续落地。据不完全统计,工业、农业、建筑业、煤电、城乡建设、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已发布相关碳达峰实施方案。

  电力绿色化是实现双碳目标关键

  据世界银行报告数据,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位于美国、德国、日本、俄罗斯之后,英国、法国、印度之前。我国面临碳排放整体规模较大的现实挑战,减排任务艰巨。其中,电力领域碳排放最多,与我国发电结构中依赖化石燃料密切相关,是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主攻方向。据BP 报告数据,2020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规模达2.55 万亿千瓦时,相对2009 年增长2.47 倍,发电规模世界领先,形成以水电为主力、积极推动风光的绿色电力发展格局,为全球碳减排做出重要贡献。

  能源绿色低碳化转型下绿电机

  绿电交易开启,在能耗双控等双碳目标多重因素助推下,有望推高绿电需求。风电降本需求推动风机大型化,大尺寸叶片提高材料要求,将带动碳纤维需求快速增长。光伏电池技术不断迭代进步,推进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,N 型TOPCON 和HJT 光伏电池转化效率更高,有望替代现有P 型PERC 光伏电池。“十四五”、“十五五”期间分别规划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000 万千瓦左右,因地制宜开发西南地区水电与风电、太阳能发电协同互补。储能作为辅助绿电消纳的关键,将在未来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,我国将积极推动建设抽水蓄能和新型电化学储能。

  通过对存量煤电机组实施大规模灵活性改造,大幅增加电力系统调节能力,可有效满足系统调峰需求,促进更大规模新能源消纳。

  新能源电动车与智慧能源互联网协同发展,有望实现电网与电动车电力双向智慧流动,赋能电动汽车储能价值。

  风险提示

  1、政策落地不及预期;2、绿电建设不及预期;3、电网灵活性改造和储能设施建设不及预期;4、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;5、原材料涨价超预期。

(文章来源:华融证券


返回